服务热线:0755-25885303
当前位置:广东成人高考网 >> 语文 >> 浏览信息
201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训练(3)
时间: 2014年05月16日 来源:互联网 作者: 佚名 浏览:

  1、阅读下面一首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

  夜书所见 叶绍翁

  萧萧梧叶送寒声,江上秋风动客情。知有儿童挑促织,夜深篱落一灯明。

 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,请选取一种加以分析。

 

  ⑵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,请选取一种,作具体分析。

 

  2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,然后回答问题。(6分)

 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[唐]韦应物

  前舟已眇眇,欲渡谁相待?秋山起暮钟,楚雨连沧海。

  风波离思满,宿昔容鬓改。独鸟下东南,广陵何处在?

  “一切景语皆情语。”请从“山”、“雨”、“鸟”三个角度入手,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。

 

  3、阅读下面一首唐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(6分)

子夜吴歌 李白

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

秋风吹不尽,总是玉关情。

何日平胡虏,良人罢远征。

  (1)请简析“长安一片月”一句在全诗中的表达作用。(2分)

 

  (2)这是李白的一首古诗。清朝人田同之觉得末两句多余,如果删掉而成一首绝句,“更觉浑含无尽”。你是否同意田同之的说法?为什么?(4分)

 

  4、阅读下面这首词,回答问题。(6分)

  谒金门 冯延巳

  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。闲引鸳鸯香径里,手挼红杏蕊。 斗鸭阑干独倚,碧玉搔头斜坠。终日望君君不至。举头闻鹊喜。

  词的上片写女子的寂寞,用了两个动词“引”和“挼”;下片写她对远方情人的等待,重在写她的装扮,用了“碧玉搔头斜坠”一句,试简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。

 

  5、阅读下面一首词,回答后面的问题。(6分)

  点绛唇· 屏却相思 王国维

  屏却相思,近来知道都无益。不成抛掷,梦里终相觅。醒后楼台,与梦俱明灭。西窗白,纷纷凉月,一院丁香雪。

  [注]这首《点绛唇》收入《人间词乙稿》。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,此词为悼亡之作。

  (1)解释“屏却”一词,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。(3分)

 

  (2)请分析“西窗白,纷纷凉月,一院丁香雪”三句的意境。(3分)

 

  6、阅读宋代王质的《山行即事》,然后回答问题。(6分)

  山行即事 王 质

  浮云在空碧,来往议阴晴。荷雨洒衣湿,蘋风吹袖清。

  鹊声喧日出,鸥性狎波平。山色不言语,唤醒三日酲。

  注:①蘋:一种水草。②酲:Chéng,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,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。

  ①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是如何统领全诗的?

 

  ②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?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?

 

  7、阅读下面一首诗,回答后面的问题。(6分)

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

  海畔尖山似剑芒,秋来处处割愁肠。若为化作身千亿,散向峰头望故乡。

  注:浩初上人:潭州人,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。“上人”,对时尚的尊称。

  (1)联系全诗,分析第二句中“割”字的作用。(3分)

 

  (2)整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?(3分)

 

  8、阅读下面一首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

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

  觉闻繁露坠,开户临西园。寒月上东岭,泠泠疏竹根。

  石泉远逾响,山鸟时一喧。倚楹遂至旦,寂寞将何言。

  [注]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。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。

  (1)请结合全诗,说出作者写“露”“月”“泉”“鸟”的作用。

 

  (2)作者写“泉响”“鸟喧”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?

 

  (3)诗人“寂寞”的原因是什么?请扼要回答。

 

  9、阅读下面的诗歌,回答问题。

  枫桥夜泊 张继

  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
  (1)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?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?

 

  (2)通过景物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

 

  10、阅读下边一首诗,完成(1)—(2)题。

  锦 薛 莹

  札札弄寒机,功多力渐微。惟忧机上锦,不称舞人衣。

  (1)试分析“寒”、“微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。

 

  (2)诗中第三句的“忧”实际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

 

  参考答案:

  1. 答:(1)答案可以多种,答案示例:

  ①抒发了思乡之情。萧萧寒声,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。儿童夜捉促织,诗人触景生情,产生了恋乡思绪。

  ②抒发了客居他乡孤寂之心绪。萧萧寒声,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。儿童夜捉促织,乐景反衬悲情,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寂。

  ③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。儿童夜捉促织,勾起童年回忆,萧萧寒声,梧叶摇落的秋景,更衬出客居他乡时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。

  (2)答案可以多种,答案示例:

  ①以景写情。萧萧寒声,儿童夜捉促织,相互映衬,以此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或思乡之情。

  ②动静结合。萧萧梧叶声、风声,衬出秋夜的寂静。

  ③悲欢对比。儿童夜捉促织,乐景反衬悲情。

  ④通感运用。萧萧的声音,引起秋寒之感,用听觉引起触觉。

  ⑤巧用典故。诗人暗用张翰典故(秋风:晋人张翰,在洛阳做官,见秋风起,因思故乡,辞官回乡),不露痕迹。

  评分标准:第(1)(2)两题各5分,内容3分,语言2分。其中第(1)题答出某种“感情”,第(2)题答出某种“表现手法”,各给1分,有分析各给2分。本题只要答出“答案示例”中的一种即可,如另有其它答案,言之成理亦可。

  2. 答:评分标准:由“山”、“雨”的角度评析出孤寂、凄怆等情感给3分;由“鸟”的角度评析出思乡之情给3分。评析示例: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,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,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、凄怆这情;最后,诗人运用反衬手法,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,归巢了。鸟飞东南,离巢愈近;而诗人前往西北,去亲愈远。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。

  3. 答:(1)全诗以长安月写景起兴,铺垫烘托思妇眷念玉关征人的深情。(2分)

  (2)同意,“玉关情”即思念良人,渴望良人平定胡虏早日回家团聚,已涵括后两句的诗意,去掉更加精炼含蓄。

  不同意,有了这一句,使思想内容深化,更具社会意义,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。(或:就使亲人之情上升到国家之爱,境界提升了一层。)(4分)

  4. 答:不直接描写人物的感情,而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达她的百无聊赖,通过对装束的描写表达她的懒散和心绪不宁,使得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,富有人情味,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。(大意对即可)

  5. 答:(1)“屏却”意谓放弃、排遣。前两句的意思是说:忘了她吧,忘了她,念如今生死茫茫,怀想又有何益,.徒令人心力交瘁!(意思对即可。释词1分,析前两句意思2分,共3分)

  (2)词人举目西窗,惟觉月光如水,丁香似雪,一片凄凉意。“凉月”以“纷纷”形容,“丁香”以“雪”喻之,无理而妙绝。丁香花本开在春夏之交,何以与寒冬之“白雪”关涉?这是为强调颜色的相似性而出现的时令错位。然而,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,却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亡妻而难以为怀的悲怆冷寂心境,堪称绝妙。(意思对即可。3分)

  6. 答:①答:拟人手法,颔联写“阴”,颈联写“晴”。(前1分后2分,合情理即可给分)②答:有声有形、有动有静,具体形象,生动活泼,富有情趣(2分)。诗人精神愉快、神清气爽(1分。意思对即可给分)。

  7. 答:(1)“割”字照应上句“剑芒”的比喻,进一步写出作者愁苦之深。(2分)

  (2)贬谪之恨,思乡之愁(3分,两方面的感情:一是遭贬的愁,二是对故乡的思)

  8. 答:(1)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(只要能扣住“凄清寂寞”就可。) (2)以动写静,反衬 (3)谪居僻远之地,孤独愁苦,情怀无人理解

  9.答:(1)月落、鸟啼、霜满天、江边的枫树、渔火、寒山寺,特征:秋夜幽寂清冷。

  (2)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、愁绪满怀的情感。

  10. 答:(1)夜深天寒,织作不息,以致精疲力尽,表现了织女内心的痛苦和无奈。 (2)织女“忧”的是所织之锦“不称舞人衣”,实际表达了诗人对织女的同情,对奢糜生活的不满。(织女“忧”而非诗人“忧”)

 

【上一篇文章】:201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训练(2)
【下一篇文章】:2014年成考高起点语文写作素材:失败是最好的指南针
看了本文还会喜欢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工具栏
广东省成人高考在线网络课堂
广东省成人高考考试专用教材
快速导航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诚邀加盟 | 关于我们 | 购物流程 | 货到付款